陕西:为干事者加油 为创新者助力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资料图片

在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举办的科创训练营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研讨产品设计方案。郭友军摄/光明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审批、评估、专利出资到位……仅用一个月时间,在陕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的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罗剑就走完了各项流程,注册成立了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走向生产线。

“我们已建成国内首条覆盖常温、超低温、超高温薄膜铂电阻自动化生产线,今年产能预计达800万个,打破国外对该类产品近30年的技术垄断。”说起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罗剑充满自豪。

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2022年3月,陕西在总结凝练西北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改革经验、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启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探索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陕西路径”。如今的三秦大地,改革的“气候”正演变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科技资源优势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三项改革”: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转变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

“近5年来,我们团队仅新开发的太阳能发电跟踪控制系统一项,就获得3500万余元的科研经费和项目经营收入。”西安理工大学教授赵跃团队长期从事塔式光聚热发电用定日镜的跟踪控制器研发,团队一直想让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但因团队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管理范畴,担心在转化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手续较为烦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团队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让研究团队产生了“不敢转”“不愿转”的念头。

乐竞体育电竞(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教授马劲风团队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支撑延长石油集团在榆林靖边建成了国际CSLF组织认证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但在当时的评价体系中,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社会贡献和经济价值认可度较低,科技成果归属权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对于高校科研人员吸引力不大,科研人员转化积极性不高。

陕西科教资源富集,拥有百余所高校、1800多家科研机构、上百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然而,丰厚的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却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创新是“新引擎”,改革是“点火器”。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堵点痛点,陕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2022年3月,陕西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计厅六部门联合制定《陕西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探索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问题,实现了“小切口”大突破,真正从操作层面破除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1年,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试点单位,西安理工大学率先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明确职务科技成果退出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范畴,不再纳入保值增值考核范围,允许教师以专利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在“三项改革”政策的影响下,乐竞体育电竞(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科技成果转化步入快车道,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目前,作为成果负责人的马劲风,已经将5项发明专利成功转化落地。

多措并举:力促“转成功”“转得好”

“20余年来,我进行多次尝试,没想到‘三项改革’帮我在古稀之年把事干成了!”看着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终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西安交通大学退休老教授赵玉清激动不已。

“三项改革”试点推行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人员在梳理学校相关成果时,发现赵玉清团队开发出的离子束非晶碳基薄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巨大市场潜力,于是将赵玉清团队的项目列为重点支持对象。在秦创原春种基金的支持下,仅用两个月,赵玉清就成立陕西埃恩束能碳基技术有限公司并完成100万元前期投资。同时,学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人员还协助赵玉清设计股权架构、对接投资机构、进行市场验证等,全方位帮助赵玉清进行成果落地转化。目前,赵玉清的企业已经与比亚迪、韩国信泰企业等达成合作协议,企业估值已增长至近亿元,发展速度让人惊叹。

为创新助力,让科研人员大胆转化。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中,陕西聚焦“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力促“转成功”“转得好”,多措并举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通道,为成果转化加油助力。

在2019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近300款冰雪运动时尚防寒服成为开幕式活动一大亮点,这些防寒服均由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田宝华主持研发。此外,田宝华团队还在国防、航天、航空等特种服装设计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长期以来,田宝华在工程应用及转化方面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方面存在不足,专业职称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三项改革”实施后,学校修订完善《西安工程大学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对于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师,按照分类要求设置“社会服务型”,重点评价其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社会价值等实际贡献,田宝华也因科技成果转化到款突破600万元,而破格晋升为教授。

为创新鼓劲,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三项改革”明确了两类技术转移人才参与职称评审的路径及标准,一类是科研人员自己推动成果转化,根据实绩贡献纳入“教学科研型”参加职称评审;另一类是专职服务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人员,纳入工程序列参加职称评审。这也是陕西落实国家实行科学技术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对从事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人员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规定的具体举措,真正破除“四唯”、立起“新标”。

金秋时节,果园里“敷过面膜”的苹果熟了。苹果“面膜”是陕西科技大学牛育华团队研发的一种腐植酸免套袋膜剂,只需轻轻一喷,苹果就会敷上一层“面膜”。这层“面膜”,不仅可以为苹果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还能防虫防晒。

苹果“面膜”一经展示,就得到多方关注,但从实验室的成果到田间地头的应用,离不开大量资金投入。对牛育华来说,一方面成果转化“缺钱转”;另一方面,横向科研项目账户闲置大量结余经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关键。

“我是从‘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中获益的典型。”牛育华说。根据“三项改革”,陕西科技大学鼓励教师利用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创办公司,出资金额最高可达结余经费的90%,入股新公司的股份由学校资产公司代持。“三项改革”促进了其项目在转化中产业链、创新链两链快速融合,同时驱动孵化了陕西省腐植酸农业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了生态产业发展。

制度创新:促进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科技创新才能释放强大发展动能。作为激活创新创业活力、缩短科技成果物化周期、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举措,“三项改革”通过不断破除制度藩篱,探索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路径。

据了解,在全面总结“三项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陕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会转”“转得慢”等问题,印发《陕西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包括“先试用后付费”“权益让渡”“先投后股”等10方面27条举措,构建起更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2024年2月1日,修订后的《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实施,“三项改革”相关举措固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近日,陕西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其中的20条措施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三项改革’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在各项政策支持下,我们的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2022年7月,陕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万一团队参加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项目集中路演的首场活动。很快,团队“重组SOD高效生产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秦创原春种基金首例针对省属科研院所科创项目的100万元投资。

为加快成果落地转化进程,陕西探索“以演代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通过系列路演活动,搭建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平台,促进“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落地赋能产业发展。按照“每周发布+月度专场”等形式,陕西累计举办各系列路演活动540场,推介发布项目6507项,累计融资超过48亿元。

“三项改革”全面铺开两年多来,陕西省已有10.3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3.1万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人员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736家,615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2023年,陕西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316.66亿,同比增长102.68%。

“谋定未来,陕西将持续发挥‘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冀峰表示,同时,陕西将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聚集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支撑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d22f7aec634d46779a90fb6e5f46098a

< 上一篇

第27届全国推普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活动精彩纷呈

一见钟情后100天,少校娶了女博士

下一篇 >